preloader
  • Home
  • 其实,他们也都是普通人

blog-thumb

日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帮他们实现走出大山的梦想!他们,被贴上许多闪闪发光的标签—资助人!大城市的有钱人!善人!好人!恩人!………

我出生于农村,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家里唯一的收入,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家里唯一的糊口之道就是种地,仅能糊口无法变现的种地营生加上父亲多年的顽疾,家里真的是一穷二白。也因没钱交那几十块钱的学费,哥哥姐姐被迫早早辍学,只剩我一人苦苦挣扎。继续上学?家里入不敷出!辍学回家?对不起哥哥姐姐让给我的读书机会,况且学习成绩还行怎能甘心?就在这个时候,也是机缘巧合,在当地志愿者和老师的推荐下,我得到了“陈阿姨”的资助,帮我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我和陈阿姨的缘份便由此开始。

起初,因为没见过陈阿姨,平时的联系就是写信打电话,我心中一直有一些好奇,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她为什么帮我?她长的啥样子?她是不是哪个大公司的老总?……在我心中,她的形象一直是“高大伟岸”的。

高二的那一年,我第一次见到了她本人,她那一年又来略阳家访,特地来学校看我,还带给我一部手机(我人生的第一部手机)和许多礼物,但是因为当时我太紧张(源于自卑也可能是想讨好又怕出错),我居然没看清她的样子!

高考结束后,因为考试发挥失常,结果并不如意,陈阿姨多次打电话安慰我,讲故事开导我,帮我筹划未来并陪我等考试结果……陈阿姨让我感受到了长姐慈母般的关怀,突然觉得她也很“平易近人”!

大学期间,我和陈阿姨联系得多了,彼此越来越熟,她再回到略阳家访,我便申请一起参加。那之后的每次家访,我当起了她的小跟班,只要她来我一定回去给她背包,给她摘瓢儿,帮她“偷”樱桃,拉着她走山路,陪她唠嗑儿………她呢,也不客气,“逼我”叫她陈姐姐!于是,“陈阿姨”就变成了“陈姐姐”!

转眼间我已经工作好几年了,我和陈姐姐相识也已经快10年了,我们关系越来越好,因为陈姐姐叫起来太过生分,通过我一些小恩小惠的贿赂(寄点当地的时令特产),我就改口叫她“老姐”,虽然一开始她是拒绝的,但毕竟吃人嘴短,她后来也就慢慢接受了。最近,我老姐果然是越来越不生分了,直接加入了七大姑八大姨的行列,开始逼问我啥时结婚生子!每次她问,我就笑着敷衍她,“不急,等你把我结婚的份子钱准备好了就结”。

这就是我和老姐的故事,从一开始的陌生紧张到现在的无话不说,这么多年的相处,当年对她“高大伟岸”的想象早已褪去,我渐渐意识到,我的老姐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就是一个普通人。

他们也都有烦心的工作,都有需要照顾的父母子女,都渴望以心交心的真诚感情。他们不是百万富翁,也没有花不完的钱和空闲时间。他们只是因为同一追求,而放弃了休假、放弃了玩乐,挤出陪家人的时间来不远万里的大山寻找和帮助我们贫困学子的一群普通好心人而已。

我妈常和我说,人家和咱非亲非故,却出钱帮你上学,咱农村人没啥能感谢人家的,你逢年过节多给打打电话也是咱的一片心意。是的,不管通过哪种方式,只要彼此理解,彼此真心以待,我们可以是朋友,更应该是亲人。像我和我的老姐一样。